7月28日,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呼吸康复板块圆满结束。
会上,多位呼吸康复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呼吸康复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交流并分享彼此在呼吸康复临床工作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观点,为呼吸康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在本次呼吸康复板块上,几位专家将演讲的焦点聚集在连续动态生理数据采集及数据价值挖掘上,纷纷分享了在呼吸康复临床中应用智能可穿戴技术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连续地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和呼吸状况的方法与经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张政波教授在《呼吸模式量化分析助力呼吸康复》演讲中提到“对呼吸模式进行监测量化具有重要价值”,而可穿戴设备有助于实现呼吸运动监测与模式量化分析。
张政波教授通过一个研究案例向与会者展示了可穿戴设备和连续动态生理数据采集在呼吸康复临床和研究中所带来的重要数据价值。在这个案例中,研究团队为患者穿戴了海思瑞格的连续动态生理数据监测设备,并将6分钟步行试验划分为基线阶段、步行阶段和恢复阶段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和观察患者在这些阶段中连续动态生理数据的变化,从而获得宝贵的数据,并将其作为参考,为术前预康复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和评估。
海思瑞格数字化6分钟步行试验报告展示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玉柱教授的《呼吸训练的难点问题思考》演讲中“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呼吸训练系统”一节,李玉柱教授提到智能呼吸模式优化训练系统相较传统呼吸训练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实时监测真实胸腹呼吸参数,智能引导呼吸节律,自动生成训练报告, 训练全程风险预警等特点。
李玉柱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呼吸感应体积描记技术 (RIP),该技术可以获得真实呼吸运动曲线,实现潮气量测量,准确计算多种呼吸系统指标,为长时间、动态呼吸模式监测提供支持。
海思瑞格智能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
通过专家们的演讲和讨论,可看到连续动态生理数据采集及数据所具备的重要价值,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打开了新思路。而海思瑞格将持续致力于连续动态生理数据采集及数据价值挖掘,积极推动呼吸康复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康复护理。